
A股“虚火”:结构性躁动下的三重隐忧

A股的“虚火”与结构性躁动:三月阳春下的隐忧
今天的股市,表面上三大指数都飘红,沪指涨了0.41%,深证成指涨了0.33%,创业板指涨了0.19%。但仔细一看,总成交额还不到1.5万亿,比昨天还缩量了238亿。这种“小涨”背后,隐藏着流动性不足的尴尬。
这种“虚火”行情,跟年初的降准降息的强刺激,以及管理层喊话维稳有很大关系。但靠输血和打气维持的局面,总归不是长久之计。
“茅台们”的胜利与“码农们”的眼泪
板块方面,酿酒行业净流入20.21亿,领跑全场。茅台们再次证明,无论经济好坏,总有人愿意为“微醺”买单。而软件开发行业净流出34.82亿,程序员们估计又要开始怀疑人生了。
这种资金流向,反映了市场对确定性和稳定性的偏爱,以及对高风险、高回报科技股的犹豫。但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如果资金总是追逐传统行业,新兴产业的活力从何而来?当然,白酒的上涨也可能和消费税法即将实施有关,资金涌入规避未来的税收风险, 这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失衡。
锑价狂飙背后的“工业味精”炒作
最近锑价突破18万元/吨,海外价格更是高出国内20万元/吨以上。锑被称为“工业味精”,这词儿用得挺形象,但这种暴涨,真的反映了真实需求吗?
锑业分会说,主要是供应端预期减少。但我觉得,更多的是资金炒作。想想前几年的稀土,再想想去年的锂矿,哪个不是被炒上了天?需求端真的能支撑这么高的价格吗?恐怕到时候又是一地鸡毛。中信建投研报说近两年锑供需缺口在20%以上,锑价或持续上涨,这个“或”字用的很微妙,投资这种小金属,散户还是要谨慎,别成了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
“外资撤离论”的破产与谢锋大使的乐观
谢锋大使说,“外资撤离中国论”破产,“中国大市场是必选项”。这当然是政治正确的表态,但也要看到,外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比如英国、韩国、荷兰对华投资增长迅速,但欧美传统发达国家的投资意愿可能并没有那么强烈。外资来了是好事,但更要关注投资的质量和方向,而不是单纯追求数字增长。
新能源汽车的狂飙与结构性过剩的隐忧
新能源汽车产销和出口同比增长均超50%。这个数据确实亮眼,但也要看到,新能源汽车产能已经严重过剩。地方政府为了政绩,疯狂上马新能源汽车项目,导致低端产能泛滥,高端产能不足。这种结构性过剩,最终会损害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机构的“结构性”建议与散户的迷茫
银河证券说,A股迎来结构性估值重塑机会,要关注科技创新、扩大内需和红利板块。华福证券说,短期春季行情中建议关注价值成长再平衡机会。天风证券说,英伟达GTC大会即将举行,重视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信建投更是直接喊单锑价要涨。
机构的研报,总是充满“结构性”、“再平衡”、“产业链”这些高大上的词汇,但对于普通散户来说,却往往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A股市场永远不缺“风口”,缺的是冷静的头脑和独立的判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