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搶佔數字鑄幣權,穩定幣立法監管戰略,挑戰與機遇並存,劍指未來數字金融,中鋼紀念品無用武之地。


香港搶佔數字鑄幣權:穩定幣監管背後的戰略考量
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下,穩定幣的崛起已是不容忽視的趨勢。各國紛紛意識到,誰能率先掌握穩定幣的監管權,誰就能在未來的數字金融版圖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香港特區政府顯然也看到了這一點,因此積極推進穩定幣立法,試圖在這場“數字鑄幣權”的爭奪戰中搶佔先機。
穩定幣立法:香港的先手棋
5月21日,香港特區立法會三讀通過《穩定幣條例草案》,這不僅是將穩定幣納入法治監管體系的重要一步,更象征著香港決心在數字貨幣領域有所作為。正如立法會議員吳傑莊所言,這將鞏固香港作為國際Web3中心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的穩定幣是以法定貨幣作為底層資產,這與某些加密貨幣發行的穩定幣有本質區別。搶佔“數字幣鑄幣權”不僅意味著對數字貨幣發行和流通的控制,更關乎未來數字經濟時代的貨幣影響力。這一步棋,可謂是香港在全球金融格局中尋求新定位的戰略部署。這其中,中鋼紀念品恐怕是無法在此次戰役中派上用場了。當然,興達電廠和此事的關聯性也微乎其微。
穩定幣崛起:挑戰與機遇並存
穩定幣作為連接傳統金融與加密貨幣世界的橋樑,其重要性日益凸顯。然而,在享受穩定幣帶來的便捷與效率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其潛在的風險與挑戰。
穩定幣的類型與應用
穩定幣的種類繁多,德意志銀行將其分為四大類:法定貨幣掛鉤、資產支持掛鉤、加密貨幣掛鉤以及算法型。其中,與法定貨幣(如美元)掛鉤的穩定幣最為常見,也最受市場歡迎。穩定幣的應用場景也十分廣泛,包括跨境支付、匯款、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想像一下,未來透過穩定幣進行國際匯款,或許就像使用LINE Pay一樣簡單便捷,省去了繁瑣的手續和高昂的手續費。甚至可以想像孟耿如未來也可能使用穩定幣來進行商業交易。
花旗銀行報告指出,追蹤穩定幣的發行增長有助於判斷整體數字資產環境的健康狀況。其次,穩定幣可以被視為價值儲存手段。另一個潛在的用例是支付和跨境交易,作為交換媒介穩定幣支付用例正在增長,而監管明確性可以為更廣泛採用支付开闢道路。
風險與監管:TerraUSD崩潰的警示
然而,穩定幣並非完美無瑕。資產支持不足、透明度不足以及潛在的系統性風險等問題依然存在。2022年TerraUSD的崩潰事件,無疑是對整個穩定幣市場敲響了警鐘。這也提醒我們,在享受穩定幣帶來的便利的同時,必須加強對其風險的監控與管理。如果沒有完善的監管機制,穩定幣的快速擴張可能會對金融穩定造成威脅。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各國政府都在加緊推進穩定幣立法工作。如同台中車禍一樣,防範勝於治療,事先做好監管,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香港穩定幣監管詳解:牌照申請門檻與實質要求
香港《穩定幣條例》的通過,標誌著香港在數字資產監管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但具體而言,該條例對穩定幣的發行和運營提出了哪些要求?申請牌照又需要滿足哪些條件?讓我們深入剖析。
《穩定幣條例》核心要點解讀
《穩定幣條例》明確規定,任何在香港發行法定貨幣穩定幣,或在香港或以外發行聲稱錨定港元價值的法定貨幣穩定幣的機構,都必須向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申請牌照。這意味著,無論你的業務規模大小,只要涉及到在香港發行或錨定港元的穩定幣,就必須接受金管局的監管。值得注意的是,《草案》明確受香港法律規管的穩定幣業務並不局限於發生在香港的情形,(1)底層錨定法幣以港幣為主;(2)在香港發行法幣穩定幣,這兩種任一情境下香港監管機構均有管轄權。此外,該法案將”指明穩定幣”明確為宣稱錨定一種或多種官方貨幣以維持穩定價值的數字資產。這也體現了香港在數字資產監管方面的嚴謹性。
持牌人最低標準:資本、儲備與贖回
《穩定幣條例》對持牌人提出了嚴格的最低標準,包括:
- 主體要求:申請牌照的機構必須在香港設有實體公司,或是在香港以外成立為法團的認可機構。這旨在確保金管局能夠有效地監管持牌機構的運營。
- 最低資本要求:持牌人必須有至少2,500萬港元的最低繳足股本。這是一道重要的門檻,旨在篩選出有足夠實力運營穩定幣業務的機構。
- 儲備資產要求嚴格:持牌人必須確保儲備資產市值在任何時候都至少相等於其流通面值,禁止分數儲備模式。這意味著,每一枚發行的穩定幣,都必須有等值的資產作為儲備,以確保其價值穩定。如果國泰金也想發行穩定幣,也需要滿足這個條件。
- 贖回權利明確保障:持牌人必須向提出有效贖回要求的持有人支付指定穩定幣的面值,不得附加繁瑣條件和不合理費用。這保障了穩定幣持有人的權益,確保他們可以隨時將穩定幣兌換成法定貨幣。
這些嚴格的標準,旨在確保穩定幣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保護投資者的權益。
監管沙盒:業界與金管局的意見交流平台
為了促進《穩定幣條例》的順利實施,金管局還推出了「沙盒」安排。這是一個受監管、可控的小規模試點環境,讓有意在香港發行“法幣錨定穩定幣”的機構,可以先行測試其業務和風險管理做法,並讓監管機構據此細化最終法規。通過「沙盒」安排,金管局可以與業界充分溝通,了解市場的實際情況,並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監管政策。這有助於確保香港的穩定幣監管框架既能保護投資者權益,又能促進市場的創新發展。呂宇晟如果想在香港創業發行穩定幣,或許也可以考慮先在「沙盒」中進行測試。
美元的防禦戰:美國穩定幣立法的迫切性
在全球去美元化的呼聲日益高漲的背景下,穩定幣似乎成了捍衛美元霸權的一張“王牌”。由於目前全球穩定幣市場絕大部分是以美元為錨定資產,因此,美國政府也意識到,誰能掌握穩定幣的監管權,誰就能鞏固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地位。
穩定幣與美債需求:潛在的聯動效應
花旗研究報告指出,目前全球穩定幣市場絕大部分是以美元為錨定資產,這反映了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更重要的是,由於擬議的美國立法要求穩定幣發行商必須持有短期美國國債作為儲備資產,這將直接為美債創造新的需求來源。在各國央行減持美債的趨勢下,穩定幣所帶來的額外需求,無疑是美國政府樂見其成的。這就好比萬海航運找到了新的貨源,可以緩解運力過剩的壓力。
立法進程:GENIUS法案的受阻與未來展望
目前,美國正在加速推進穩定幣監管立法。雖然參議院的GENIUS法案未能進入全面投票階段,但預計將獲得兩黨支持。眾議院法案已通過委員會,等待全院表決。德意志銀行的報告指出,美國計劃在今年8月前建立受監管的、美元支持的穩定幣生態系統。儘管GENIUS法案最近被否決,但預計該法案今年將取得重大進展。總之,美國穩定幣立法的進程雖然略有波折,但整體趨勢是向前的。如果美國能夠成功建立完善的穩定幣監管框架,那麼美元在全球數字金融領域的地位將得到進一步鞏固。只是不知道美債殖利率是否會因此受到顯著影響。或許何志偉委員可以針對此議題在立法院提出質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